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

古生物檔案02─巴氏斑龍

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巴氏斑龍部分骨骼素材展示。Credit: Ballista.

學名:Megalosaurus bucklandii

涵義:源自希臘文「巨大的蜥蜴」

生存年代:侏儸紀巴通階,距今約1.66億年前

發現地點:英格蘭

體型:身長約6公尺,體重約943公斤

巴氏斑龍是第一種經由科學描述並被命名的非鳥類恐龍,他的命名時間甚至還早於理查歐文(Richard Owen)爵士建立「恐龍」(Dinosauria)這個分類類群。

1676年,一些骨頭被發現於牛津郡(Oxfordshire)近郊的史東斯菲爾德(Stonesfield)採石場,並輾轉交到了當時艾希莫林博物館(Ashmolean Museum)館長佩羅(Robert Plot)教授的手上。佩羅教授在檢視過這些骨頭後辨識出了一段股骨的末端,因為這些骨頭的尺寸實在過於巨大,所以他認為這些骨頭並不屬於任何當時已知的物種。遺憾的是,由於當年沒有固化劑一類的材料得以良好地保存化石,所以這些骨頭後來也不幸遺失了,僅留下佩羅當年研究的手稿。
Scrotum humanum,巨人的陰囊。Credit: Robert Plot (1677) 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.

到了1763年,外科醫師布魯克斯(Richard Brookes)根據當年保存下來的文獻做了一些研究,因為這塊化石的外型像極了男性的陰囊,所以他將這個物種命名為「Scrotum humanum」。所幸這個看起來相當滑稽的名稱後來並沒有被沿用,否則我們就會得到一種以蛋蛋為名的恐龍了!

更多的化石從史東斯菲爾德採石場出土,牛津大學的地理學教授巴克蘭(William Buckland)並與法國的比較解剖學教授居維葉(Georges Cuvier)一起檢視了這些化石。他們認為這些化石很可能來自於一種巨大的爬行動物,並將正式建立了一個新的屬─「斑龍」(Megalosaurus)。

雖然至今仍沒有完整的斑龍骨骼出土,但目前已經能夠從一些牙齒與現有的素材中建立出有效的解剖特徵。在19世紀,牠們經常被描述為像放大版的鱷魚一樣以四肢行走,但其實斑龍與多數的獸腳類恐龍一樣是二足行走的動物,並有條長長地尾巴用來維持平衡。
斑龍的骨骼復原圖。Credit: Scott Hartman.

一些較早期的研究推估斑龍身長約九公尺左右,近來的研究則將這個數據下修不少。儘管如此,斑龍仍然很可能是侏儸紀中期最大型的頂級掠食者之一,並以當地的蜥腳類恐龍與劍龍類為食。


References:

Roger B. J. Benson. 2010. A description of Megalosaurus bucklandii (Dinosauria: Theropoda) from the Bathonian of the UK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Middle Jurassic theropods.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, 158:882-935. DOI: 10.1111/j.1096-3642.2009.00569.x

Christophe Hendrickx, Octávio Mateus, and Ricardo Araújo.The dentition of megalosaurid theropods.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60 (3), 2015: 627-642. doi:http://dx.doi.org/10.4202/app.00056.201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